登录
最新主题
» 绣针扎由 Admin 周一 三月 10, 2014 6:59 am
» 【视频】《王天宝下苏州》
由 bawz1314 周六 十月 12, 2013 6:08 pm
»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5 am
» 柳琴戏《杨三姐告状》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2 am
» 豫剧《婆母娘且息怒》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1 am
» 柳琴戏《四告》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04 am
有谁在线?
总计有120位用户在线:: 0位注册用户, 0位隐身和 120位游客 无
用户同时在线最高记录是125人在周四 十一月 21, 2024 1:49 pm
柳琴戏的探索和研究
鲁南戏迷论坛 :: 鲁南戏曲 :: 拉魂腔(柳琴戏、泗州戏)
第1页/共1页
柳琴戏的探索和研究
柳琴戏的探索和研究 |
http://www.qqwwr.com 2010年02月04日 11:10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摘 要:沂蒙山区的戏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以柳琴戏最为著名。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名称,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关键词:沂蒙山区 柳琴戏 起源 历史 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45-02 一、柳琴戏起源 柳琴的起源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据专家考证和老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推算,约在清代乾隆(1736——1796)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纵观柳琴戏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肘鼓子、拉后腔、拉河腔、拉魂腔、柳琴戏之脉沿革发展的。柳琴戏的开山鼻祖肘鼓子也称咒鼓子,本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清初流行于鲁南地区临沂、郯城一带敲着单面狗皮九环鼓、专门替有灾害的农民开锁子还愿的一种迷信职业。当时正值刀兵四起的战乱之秋,十年九灾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肘鼓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施术者常携画幅若干,挂于木棍之上,肘悬九环狗皮鼓,一人击锣,一人敲鼓,口念咒语,一唱一和,按画幅上的内容逐条演唱,击鼓而歌,边唱边扭,为百姓请神镇邪、开锁还愿、招魂敬鬼,被称为“肘鼓子”,又叫“姑娘腔”,实即巫婆“跳神”。 据康熙年间成书的《百戏竹枝词》中《唱姑娘》一首的序中介绍,肘鼓子是“齐剧也,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足其致。”巫婆在山东又称“姑娘”,所以肘鼓子又被称为“姑娘腔”。跳神这种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经数千年的承袭变化,到清代是什么样子,我们自然无从得知,但从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跳神》的描述中,尚可看出大致轮廓:济俗:民间有病者,闺中以神卜。请老巫击铁环单面鼓,婆娑作态,名曰“跳神”……良家少妇,时自为之……妇刺刺琐絮,似歌,又似祝,字多寡参差,无律带腔,室数鼓乱挝如雷,蓬蓬聒人耳……这里所描述的跳神时用的道具与“肘鼓子”完全一样。词歌和演唱的方法,与现在能了解到的“肘鼓子调”有诸多近似之处。因此,可以断定,肘鼓子(姑娘腔)和拉魂腔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二、柳琴戏的演变 乾隆二十五年(1760)编修的《沂州府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目曰湖。十岁九灾,所由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犹迫于饥寒,久而习为故事,携孥担橐,邀侣偕出,目曰逃荒,恬不为怪。故兰、郯之民几与凤阳游民同视,所宜劝禁一挽颓风。”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乾隆年间临沂、郯城(临沂时称兰山,郯即郯城)一带旱涝灾害不断,贫苦百姓无以为生,只得四处逃荒要饭。为了便于乞讨,有的就用当地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等“唱门子”,来替代“叫门子”,艺人管它叫“跑坡”。这种游食与艺人们所说“拉魂腔是要饭腔”相吻合,从一个人“唱门子”、“跑坡”开始,继而发展成既有唱腔又有对白和简单即兴表演的二人“对子戏”。曲调多是从“弦子戏”学来的“娃娃”,艺人们称为“八句子”、“娃子”。现在还能看到的单出戏《英台思春》就属于这种形式。为了能够扮演人物更多、情节更为复杂的故事,随后又出现了由两个演员当场变换服装、扮相,饰演更多人物的“抹帽子戏”,也叫“当场变”。代表剧目有《七装》、《下南园》等。这个阶段多以打地摊的方式演出,艺人叫“盘凳子”。艺人们赶集赴会走街串巷,演出形式非常简陋。三五人既当演员,又当乐手,上演的剧目也是情节简单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也无行当之分,“生旦净丑花白脸,老小净生一脚踢。”由于拉魂腔长期以撂地摊的形式进行演出,发展缓慢,有的地方官府还以“淫词小调,有伤风化”为借口,加以禁绝,生存环境险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各地流散艺人组织起来,鲁南、苏北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剧团,从此拉魂腔获得新生,并在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时正式将该剧定名为柳琴戏。 三、柳琴的传播 临沂艺术团的老前辈--今年80多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金兰是临沂柳琴戏第七代传人,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六岁学艺,1953年加入临沂柳琴剧团,曾获山东省戏曲观摩汇演大会演员一等奖,并灌制《丝鸾记》、《王三姐挖菜》等唱片,民间流传有“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的顺口溜。张金兰说:“这个柳琴,就从临沂、山东搬家,有几个老艺人上了江苏徐州、安徽蚌埠去了。在那里就发展柳琴了。徐州叫柳琴,安徽就成了泗州戏了。这是老艺人逃荒逃到那去的。有一年俺去开会,证明了柳琴戏自临沂产生,土里生土里长。柳琴戏很受老百姓欢迎和拥护,那时候夏天没有舞台,就是小地棚子,上面下着雨,下面打着伞,音乐组也打着伞,演员在那唱,老百姓拿着煎饼卷,吃完了就在门口找个地方睡了。白天就来听戏。有的都听迷了,正烙着煎饼,听说演戏了,那了不得了,赶快把火一砸死,赶紧看戏去。” 柳琴戏在贫苦农民游食的过程中产生,也以游食的方式迅速繁衍并向临沂以外的地区传播。武大、武二兄弟从沂水南下,到过邳县、峄县,课徒授艺,最后落户在峄县的李庄和刘家花园,还把流行在滕县一带的锣鼓冲子和拉魂腔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风格,临沂彭二、彭三和卢四大锤的戏班,距今一百五十年前,就流动于河南省的涡阳、蒙城,安徽省的泗州、灵壁等地;费县老吴四和名旦赵成德二人,一同到过蒙城、泗州、灵壁等地演出。沂南尹成潭为首的尹家班,于1898年到达江苏宿迁县,收徒传艺,组班演出,并定居下来。名旦汤有才,郯城人刘洪标曾分别到安徽宿县和河南灵璧传艺。根据戏曲史学家、文学评论家蒋星煜先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调查,拉魂腔从临沂向外流布,分为四路。 由郯城而南至新沂、邳县、海州、淮阴的称为东路。传入海州淮阴的拉魂腔,由于方言的不同和其他艺术的影响,渐渐与新沂一带的出现了差异,后来,在京剧的影响下,形成了“淮海戏”。由东路向南,沿运河至泗阳、灵壁、宿县、蚌埠、滁县一带的称为南路,吸收当地民歌小调、花鼓灯、赶车号子、妇女哭腔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易名为“泗州戏”。由临沂而峄县,再传至徐州、涡阳、蒙城的一路,称为中路。中路因吸引了洋琴、坠子的一些音调,也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北路是指自郯城传至滕县的一路,包括大路东的滕县和大路西的丰县、沛县、肖县和砀山。这一路流传情况较为复杂。 一方面有滕县人吴庆芝从峄县拜临沂拉魂腔艺人为师学来的;另一方面又有多年在郯城要饭,后来学了拉魂腔回乡的李文喜带回来的。李还从郯城带回一个徒弟刘嘉祥,艺名“银妮”。回滕县后,又收了一个徒弟石仁玺,艺名“金妮”。金妮、银妮唱做都好,很受观众喜爱。此外,滕县当地流行着一种演唱形式叫“锣鼓铳子”,也叫“花鼓谱”、“溜山腔”。只用大锣、小钹、鼓作伴奏,从艺人员很多。在拉魂腔传入之后,便纷纷改唱拉魂腔。由于大批鼓锣铳子艺人的加入,使拉魂腔发生了些变异,最为突出的就是由“只拉琴不打鼓”,发展为有丝弦又有锣鼓了。丰、沛、肖、砀的拉魂腔,由滕县传入后,受当地语言及演唱艺术影响,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之自成一支。 四、柳琴的发展 1954年、1956年,临沂柳琴剧团分别以《小书房》、《大干棒》、《休丁香》,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要演员李春生、张金兰、邵瑞武等,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到“***”开始,临沂柳琴剧团演职人员已近百人,曾经整理改编、移植创作,上演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农村业余演出也空前活跃,据上世纪六十年代统计,仅郯城县就有业余剧团100多个。柳琴戏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仅据1957年山东省戏研室调查、抄录所得就有近200出。就其题材来看大致可分为清官戏、杨家将戏、薛家将戏、明代戏、爱情婚姻戏、生活故事小戏、连台本戏等门类,除此之外,还有200个“篇子”。所谓“篇子”是一种与曲艺段子很相似的唱段。大多是将牌子曲“娃娃”连缀一起,讲一种景色,说一个道理或叙述一段故事。多以一人台上唱,多人幕后合的形式演出。现在还能查到文词的篇子尚有100多个。如《风花雪月》、《三皇五帝》、《酒色财气》、《孟姜女哭城》、《贪花段》、《大烟段》、《倒十字》、《凤仪亭》、《单刀会》、《马前泼水》等。 具有独特风格的“柳琴戏”,它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对我国地方戏曲的探索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它的许多传统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对研究我国的民俗文化,很有参考价值。柳琴戏音乐唱腔从最初的仿“姑娘腔”花鼓调发展成为今天的板腔体,对中国地方戏曲板腔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柳琴戏雅俗共赏,表演具有粗犷、热烈、朴实健康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生活小戏尤为突出,是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演出还在继续,起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柳琴戏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冲击,剧团工作陷入瘫痪状态,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恢复和又一次的蓬勃发展,以《卧龙求凤》、《蟹子湾》、《彩石峪》、《沂蒙霜叶红》等剧目参加省戏剧月、苏鲁豫皖柳琴戏节和建党七十周年演出,都获得了多项奖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得志、罗瑞卿、迟浩田、谷牧等,先后在临沂观看了临沂柳琴剧团演出的《父子结拜》、《刘四姐》、《吴香女》、《喝面叶》等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变革,加之老艺人相继去世或退休,再加上保护措施以及经费的不足,发源于临沂的柳琴戏处于濒危状态。可喜的是,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引起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为扩大柳琴戏的知名度,临沂市人民政府自1999年至今累计拨款20万元,红日阿康与市柳琴剧团“文企联姻”,先后推出了《爱河滔滔》、《沂蒙情怀》、《山里红》、《送鸡蛋》等现代戏,其中,《沂蒙情怀》在中国徐州首届柳琴艺术节中获得14项大奖;《山里红》在第四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上荣获适宜农村和基层推广演出的“最佳推荐剧目奖”,并选调晋京汇报演出。为加大对柳琴戏的保护措施,临沂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提出“重振临沂市地方剧种柳琴戏”的保护措施。2006年12月,临沂与枣庄两市共同推荐,柳琴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柳琴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植于沂蒙沃土的柳琴戏,历经200余年风雨沧桑,有过艰难困苦的跋涉,也有过令人眩目的辉煌,我们深信,有党和政府的护持,有专家学者的关爱,一定能迎来又一个春天,走进更加光辉灿烂的新时代。 |
红鹰演艺- 初级会员
- 帖子数 : 26
注册日期 : 12-04-12
年龄 : 41
地点 : 山东郯城
鲁南戏迷论坛 :: 鲁南戏曲 :: 拉魂腔(柳琴戏、泗州戏)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