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最新主题
» 绣针扎由 Admin 周一 三月 10, 2014 6:59 am
» 【视频】《王天宝下苏州》
由 bawz1314 周六 十月 12, 2013 6:08 pm
»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5 am
» 柳琴戏《杨三姐告状》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2 am
» 豫剧《婆母娘且息怒》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1 am
» 柳琴戏《四告》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04 am
有谁在线?
总计有107位用户在线:: 0位注册用户, 0位隐身和 107位游客 无
用户同时在线最高记录是109人在周四 十一月 21, 2024 1:40 pm
鲁南的拉魂腔(文章)
鲁南戏迷论坛 :: 鲁南戏曲 :: 拉魂腔(柳琴戏、泗州戏)
第1页/共1页
鲁南的拉魂腔(文章)
鲁南的拉魂腔
柳琴戏流行于山东鲁南、江苏徐州地区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帮和,由一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老百姓叫做“拉魂腔”或“拉后腔”。
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拉魂腔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拉魂腔早年的创始人是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金门老先生,又名苏来。他家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当时,滕县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的武氏兄弟和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扎根苏、鲁、豫、皖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 故此剧也名《七妆》。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现在有三个分支,徐州一支,山东一支,安徽一支,由于流行地区,山川不同,便风俗不同;风俗不同,便戏曲不同。安徽的柳琴戏又叫泗洲戏,虽然是三个分支,在唱法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的唱法基本相同,在伴奏上也是很有特色的。
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1952年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灵拉走。它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深受人们喜爱。大约在200年前,柳琴戏分为南、北两路。南路活跃在苏、皖、豫一带,大多是由山东滕州老艺人逃荒到此,流传开来;山东滕州一带为北路。
滕州市柳琴戏是来源于早期的卜家班。民国时期,卜家班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
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一九五四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在八八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在五三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后,滕县柳琴剧团首先对以前演出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陆续编演了新的历史剧和传统戏,继而兴起了大演现代戏的热潮。在五四年,柳琴剧团排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随后排演出了《小女婿》等。到了五六年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戏箱折价归公,从此剧团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剧团先后排演的现代剧《红霞》、《红姐妹》、《红色种子》、《红松林》上山下乡进行演出,被群众誉为“四红剧团”。一九***年十二月,现代戏《新风曲》参加了济宁地区的会演,同年被选拔到省参加现代戏会演,得到了彭少辉、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好评,并受到谭启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与鼓励;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县八一礼堂为沙风、杨得志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不少剧目走出了山东,为国际友人演出。其中,《姊妹俩上工地》还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制成电影。
一九九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进京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即兴作了一首诗:“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孟姜女》、《姊妹易嫁》,再到连台本戏的《封神榜》、新编民间故事剧《一碑三孔桥》等,共创作出了一百多 个剧目。
由滕州市作家吕宜芳创作,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陈贻道担任导演,滕州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传亮、王传玲,国家二级演员李梅等担纲主演的大型新编历史柳琴戏 《墨子》一剧。选取了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事件,紧紧围绕墨子胸怀天下之爱、深藏儿女私情展开,共分雏凤始鸣、凤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门弄斧、墨守成规、以怨报德和夕照凤山7个场景,塑造了墨子大爱无言、吐哺天下,令千秋景仰的人物楷模。剧情曲折跌宕,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场面浩大,气势恢弘,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场景,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大剧。
多年来,柳琴戏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演员,鲁南的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传亮、赵恒成等,临沂的张金兰、李春生、邵瑞武、徐宝琴、江苏徐州的王素琴、相瑞先、厉仁清、姚秀云等一时成为地方的时代宠儿。
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地方特色鲜明,唱腔别致,男腔粗犷、爽朗、嘹亮,女腔婉转悠扬、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变化,以演出民间小戏见长,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结出丰硕的成果。
柳琴戏流行于山东鲁南、江苏徐州地区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帮和,由一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老百姓叫做“拉魂腔”或“拉后腔”。
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拉魂腔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拉魂腔早年的创始人是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金门老先生,又名苏来。他家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当时,滕县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的武氏兄弟和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扎根苏、鲁、豫、皖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 故此剧也名《七妆》。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现在有三个分支,徐州一支,山东一支,安徽一支,由于流行地区,山川不同,便风俗不同;风俗不同,便戏曲不同。安徽的柳琴戏又叫泗洲戏,虽然是三个分支,在唱法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的唱法基本相同,在伴奏上也是很有特色的。
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1952年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灵拉走。它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深受人们喜爱。大约在200年前,柳琴戏分为南、北两路。南路活跃在苏、皖、豫一带,大多是由山东滕州老艺人逃荒到此,流传开来;山东滕州一带为北路。
滕州市柳琴戏是来源于早期的卜家班。民国时期,卜家班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
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一九五四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在八八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在五三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后,滕县柳琴剧团首先对以前演出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陆续编演了新的历史剧和传统戏,继而兴起了大演现代戏的热潮。在五四年,柳琴剧团排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随后排演出了《小女婿》等。到了五六年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戏箱折价归公,从此剧团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剧团先后排演的现代剧《红霞》、《红姐妹》、《红色种子》、《红松林》上山下乡进行演出,被群众誉为“四红剧团”。一九***年十二月,现代戏《新风曲》参加了济宁地区的会演,同年被选拔到省参加现代戏会演,得到了彭少辉、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好评,并受到谭启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与鼓励;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县八一礼堂为沙风、杨得志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不少剧目走出了山东,为国际友人演出。其中,《姊妹俩上工地》还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制成电影。
一九九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进京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即兴作了一首诗:“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孟姜女》、《姊妹易嫁》,再到连台本戏的《封神榜》、新编民间故事剧《一碑三孔桥》等,共创作出了一百多 个剧目。
由滕州市作家吕宜芳创作,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陈贻道担任导演,滕州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传亮、王传玲,国家二级演员李梅等担纲主演的大型新编历史柳琴戏 《墨子》一剧。选取了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事件,紧紧围绕墨子胸怀天下之爱、深藏儿女私情展开,共分雏凤始鸣、凤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门弄斧、墨守成规、以怨报德和夕照凤山7个场景,塑造了墨子大爱无言、吐哺天下,令千秋景仰的人物楷模。剧情曲折跌宕,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场面浩大,气势恢弘,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场景,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大剧。
多年来,柳琴戏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演员,鲁南的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传亮、赵恒成等,临沂的张金兰、李春生、邵瑞武、徐宝琴、江苏徐州的王素琴、相瑞先、厉仁清、姚秀云等一时成为地方的时代宠儿。
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地方特色鲜明,唱腔别致,男腔粗犷、爽朗、嘹亮,女腔婉转悠扬、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变化,以演出民间小戏见长,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结出丰硕的成果。
红鹰演艺- 初级会员
- 帖子数 : 26
注册日期 : 12-04-12
年龄 : 41
地点 : 山东郯城
鲁南戏迷论坛 :: 鲁南戏曲 :: 拉魂腔(柳琴戏、泗州戏)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