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戏迷论坛
欢迎您的到来 请登录论坛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鲁南戏迷论坛
欢迎您的到来 请登录论坛
鲁南戏迷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登录

找回我的密码

最新主题
» 绣针扎
由 Admin 周一 三月 10, 2014 6:59 am

» 【视频】《王天宝下苏州》
由 bawz1314 周六 十月 12, 2013 6:08 pm

»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5 am

» 柳琴戏《杨三姐告状》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2 am

» 豫剧《婆母娘且息怒》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11 am

» 柳琴戏《四告》伴奏
由 阳光下的微笑 周日 六月 16, 2013 9:04 am

有谁在线?
总计有6位用户在线:: 0位注册用户, 0位隐身和 6位游客



用户同时在线最高记录是56人在周二 四月 30, 2024 12:52 pm

山东地方戏逆境中求发展

向下

山东地方戏逆境中求发展 Empty 山东地方戏逆境中求发展

帖子 由 Admin 周四 四月 19, 2012 9:35 am

山东是全国知名的曲艺大省,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3项,但其中许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让传统戏剧走出困境,成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济南平阴特有的民间舞蹈加鼓通,几百年来都由男性表演。然而,眼下却只有这二十几名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舞蹈队在守护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平阴县非遗办公室主任文化馆馆长邵邦森告诉记者,作为女同志跳这种舞,找不到那种感觉,就是找到了也没那种滑稽味儿和粗野感。

  曾几何时,加鼓通在平阴,人人爱看,人人能跳。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青壮年外出打工,能跳加鼓通的人越来越少。加鼓通济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更新说:“咱也不给人家发工资,没有制度约束。”

  和加鼓通一样,四平调、扽腔、胶东大鼓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也面临着行将消失的命运,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仅有一个,有些剧团因后继无人,只能让团员动员自己的孩子学戏,甚至困难到只能到福利院寻找小演员。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表示:山东地方戏的发展必须在政府扶持对剧团种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新的剧目,去适应现在的观众群体,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重生。

  莱芜梆子

  可喜的是,在山东地方戏步履维艰的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戏剧种的发展让大家眼前一亮。几天前,莱芜梆子原创现代戏《儿行千里》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剧团将戏曲和廉政内容相融合,创新编排出大家喜欢看的新剧目。已先后到全国40多个城市演出140多场,观众达14万人次。

  据莱芜梆子剧团副团长刘刚介绍,每年都会有3至5台的传统剧目,传统剧目是作为莱芜梆子传承保护来做的,精品剧目主要是打造莱芜梆子,把艺术更精湛。

  除了在创新剧目开拓演出市场上下功夫,莱芜梆子剧团还在泰安艺校定向培养戏曲学生。

  莱芜梆子剧团演员徐鹏告诉记者:“现在(工资)是1200,转正估计一千七八。我们还评初级、中级、高级,晋级了以后就好了,先晋四级,2000多,晋三级,就是3000多。”

  “等扶持、靠政府、要资金”是各级部门面对濒危剧种最常见的态度,而莱芜梆子开辟发展新模式,坚持生产剧目、培养新演员、开拓演出市场三个转变,”转“出了一批经得起考验、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原创剧目。

沾化渔鼓戏和青岛茂腔

  在山东的县市剧团中,沾化渔鼓戏和青岛茂腔也是两个不错的样板。其中,沾化吕剧团通过重新竞争上岗,把目光瞄准身边独具特色的沾化渔鼓戏。先后抢救整理出《魏征斩小白龙》、《高老庄》等多个经典剧目,融入一些现代元素,重新改编搬上舞台。青岛的茂腔剧团则由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承担演员工资、公积金等支出。剧团到社区、校园、企业多了起来,一年下来演出500多场次。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周波表示:文艺剧团需要地方政府“扶上马”的同时,更需要我们的文艺剧团发挥自身的力量来传承和发展。
Admin
Admin
Admin

帖子数 : 230
注册日期 : 12-04-06

https://lnxm.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